被锤爆后撤销番号的美24团,是什么样的部队?

发布日期:2024-12-21 16:03    点击次数:57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有三个团被打得撤销了建制,分别是美步兵二十四师第34团,美步兵二十五师第24团,美步兵三师第65团。

这三个团中,美34团是纯白人士兵组成的团队,也是美军最早投入朝鲜战场的部队之一,这支榻榻米部队被朝鲜人民军打爆后,残部被分拆补充给同样损失惨重的美二十四师其他团队,后来到日本又重建,之后又再次拆分建制,又再次重建,因而在朝鲜战场有三个美34团。美三师第65团原来是波多黎各团,作为美国的自由邦,虽然该团顶着的是有色人种团的名号,但是其人员实际上是白人。被撤销建制后,该团下属人员被拆分补入美军其他部队,美军又抽调人员与剩余人员混编,因而,在朝鲜战场实际上有两个美第65团。

大名鼎鼎的麦帅检阅黑人团——美军第24团。围脖挺好看,很抢镜。

美24团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不仅被撤销了建制,最后连番号都给撤销了。有人会说是因为该团一个整连集体向志愿军投降,美军高层觉得难堪才决定撤销该团的番号。也有人会说由于被志愿军打得损失惨重,美军所以才撤销了该团番号。等等。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展开剩余96%

美34团撤到釜山防御圈时其人员只剩10%,美军大名鼎鼎的王牌美步兵第二师在二次战役时损失高达80%。这么大的损失都没有撤销番号,而美24团虽然也遭受志愿军沉重打击,但是损失率绝对没有美34团和美二师高。

美步兵第二师与血战奥马哈滩头的美军大红一师齐名,是美军排名最靠前的真正的王牌。在朝鲜战场,美军地面部队第一档的王牌是来自美海军陆战队的陆战一师,来自美国陆军的是美步兵第二师,美空降82师第187团。另外,还有美军游骑兵部队的11个连。作为美军特种部队,游骑兵没有像二战时组成营、团一级投入作战,而是以连的建制分别配属到美军师。至于美军骑兵第一师,在朝鲜战场仅能排第二档。

美二师虽然损失大,但因为是王牌,所以美军连建制都不舍得撤,而是直接从欧洲和本土抽调老兵补充。二次战役对美国和世界震动很大,不仅是因为美第八集团军和美第十军被打败,还因为这里面有美步兵第二师和美陆战第一师这两个王牌。对美军心理上的震撼不亚于孟良崮。

二次战役时美24团就在美二师第九团的隔壁,由于第九团被打垮,第24团侧翼被志愿军包抄,所以才有了被断了退路的24团1营C连集体投降。投降后的C连官兵挺高兴,虽然是俘虏,但是志愿军把他们当人看待。

美军其他部队被打垮后要么直接补充,要么撤销建制后重建,而美三师24团损失也没那么夸张,虽然战场表现不好,但二哥看大哥,谁也别说谁。怎么着也可以比照一下其他部队,撤销建制再重建就是了,干嘛非得撤销了番号?难道因为他们是黑人团?

政治正确是导致美24团被撤销番号的最主要原因

大家都知道美国现在充满了”政治正确“。好莱坞的电影中,男主如果是白人,那么给他安排一位黑人上司就很合适。而如果男主是黑人,你要是敢给他安排一位白人上司,那就是找抽。

现在好莱坞的人物安排是:如果你是这部电影男主角的话,通常你要有个黑人上司,最好是位黑人女上司,有一个华人朋友(有人说华人出境增多是为了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这也不无道理),或者日裔韩裔朋友等等,再来个长有小雀斑的女朋友。这就皆大欢喜了。

1863年7月18号瓦格纳堡垒围攻战,第54步兵团率领了几个白人步兵团发起进攻,他们在夜暗中穿过足足有4英尺深的沼泽,发动了勇猛的冲击,攻克了要塞。战斗中,第54黑人步兵团伤亡高达三分之一。1989年,《光荣战役》上映。这就很政治正确嘛。

美国的”政治正确“不只是现在才有,虽然美国社会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歧视黑人,但”政治正确“一直都在。美军高层之所以敢冒黑人之大不韪,撤销了美军唯二的两个黑人团其中之一的部队番号,除了这个24团仗打得一塌糊涂外,根本原因是因为一项”政治正确“的美国法案。

由于这项法案的存在,尽管黑人团被撤销了番号,美国朝野包括黑人都觉得挺合适,美国国内也没掀起什么风波。

亨利-威尔逊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时就有数千名黑人加入大陆军与英军作战,虽然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自己就是拥有300名黑奴的奴隶主,他本人也是位种族主义者,但他也不反对让黑人参加作战。这个很好理解,谁还不愿意手下的兵多一些。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就有了第一支由黑人组成的建制部队1stRhodeIslandRegiment,翻译过来就是罗德岛第一团。黑人参战的初衷很简单,因为回报是解除奴隶身份。

1812年的美加战争,也有黑人部队参与与英军作战。其实,可以说从美国独立开始,美国社会中就已经存在了”政治正确“,只是不像现在这么敏感。

终于,由于对黑人地位认知上的巨大分歧,美国在1861年爆发了南北战争。

当时的北方,不仅拥有人口优势,工业区也几乎都在北方。但是,60万联邦军在一开始竟然被2万南方邦联的骑兵打得屁滚尿流。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时任总统林肯有一个爱好,他和蒋排长一样喜欢对前线部队实行微操作,结果证明他的军事素质与蒋排长半斤八两。

林肯在1858年竞选国会议员时与民主党的斯蒂芬·道格拉斯辩论时,明确表达过自己不认为黑人可以获得和白人一样的社会地位。在林肯看来,他更愿意把黑人都送到中南美洲去。

林肯打仗不行,但是他的观察力很强。他发现南军中黑人士兵竟然比高举民主、人权、自由旗帜的北军还多。原来,这些黑人奴隶都是跟随着自己的主人上了战场。于是,他使出了对南方奴隶主来说凶狠的一招,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所以,要说美国朝堂上是出于对黑人兄弟的关爱而决定解放黑奴,发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那只是那些大V们在给你编故事洗脑。

这一招釜底抽薪,导致南方的大批黑奴纷纷逃往北方,而北方的黑人士兵则膨胀起来,有高达二十五万黑人参加了林肯的部队。再加之林肯规规矩矩去当他的政治家,当他的美国总统,打仗这种脏活累活还是交给格兰特这种职业军人去干。于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大获全胜而结束。

下图是1864年的一支黑人部队,坎伯兰军事行政区的黑人第二轻型炮兵团A连的照片。

美国内战结束后,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黑人士兵退役回家的速度竟然比白人士兵还要缓慢。其实,只是因为白人有投票权,而黑人被剥夺了权利。

1844年,年轻的马萨诸塞州议员亨利-威尔逊(HenryWilson)曾试图修改州民兵法,以消除种族障碍。1861年12月,他提出了在哥伦比亚特区废除奴隶制的法案,四个月后被通过。美国内战时,他是林肯发布《解放黑奴宣言》的幕后重要推手,他和其他一些人促使林肯政府招募更多的黑人士兵。之后,在他的努力下,1865年,黑人与白人士兵拥有相同的薪水。

1866年,美军战后重组,关于黑人部队的未来在华盛顿激烈辩论。亨利-威尔逊此时是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他提出的议案是组建两个黑人骑兵团,四个黑人步兵团,另外,美国的两个炮兵团,一个黑人炮兵团,一个白人炮兵团。

格兰特将军提出了反对。他的观点是在和平时期,作为高技术兵种的炮兵主要承担了炮兵学校的功能,而白人的学历无疑高于黑人,效率高于黑人。可见,格兰特也是位种族主义者,但是在那时候的”政治正确“下,他巧妙地以学历作为了抓手。

结果黑人炮兵团没有了,成立了美国骑兵第9团、第10团,步兵第38、第39、第40、第41团。这六个团均是黑人团,虽然军官都由白人担任。有意思的是,那个白人炮兵团也没成立,因为国会的老爷们不同意给这个花钱的家伙拨款。

第24团的征战历史

内战结束后,美国掀起了大规模西进,在那儿有大量的印第安人的家园。于是,美国战后组建的那些团队充当了急先锋,包括两个黑人骑兵团和四个黑人步兵团。美国人美其名曰是与印第安人的战争,但你拿着近代化的武器去对付拿着长枪木棍的印第安人,那就是屠杀。

西进中,黑人士兵在战斗中表现得野蛮而残忍,印第安人给他们起了个绰号野牛战士。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而是来自美国自己的档案。所以,要感谢一下维基。虽然黑人饱受美国白人的欺压,但是美国黑人士兵的刺刀和马刀上也滴落着无数印第安人的鲜血。

1869年11月1日,美国部队进行了缩编,第38、第41步兵团合并为第24团,第39、第40团合并为第25团。这四个黑人团有5000人,占美国当时兵力总数的十分之一。在之后的时间,黑人团一直在美国的西部边疆巡逻,除了抓一些偷牛贼,还要打击墨西哥的革命者。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这四个团也参加了对古巴的进攻。在这场战争中,第10骑兵团救出了美国一位未来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率领他的绰号狂野骑士的部队(谁有兴趣查一下该部队番号),当前进到圣胡安山时遭到西班牙军队合围。第10骑兵团奋力杀入重围,一名狂野骑士写道:“如果没有第10骑兵团的拯救,狂野骑士将被消灭”。

很奇怪的是,第24团的团徽就是圣胡安,可立功的是第10骑兵团,难道该骑兵团后来与第24团合并了?等以后查到资料再说吧。

美西战争中第24团的指挥官是利斯康上校,八国联军侵华时,他担任美军第九团团长,在天津被清军击毙。而第24团则在西班牙被打败后调到菲律宾,参加镇压菲律宾人民起义。

由于在历次战争中的表现,第24团获得了一个很污的称号:DeuceFour,翻译过来就是四对四,或者是一对四。至于为什么污,这并不是指在战场上一对四打仗。

休斯敦兵变和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军法审判

美国参加一战后,为了适应扩军需要,美国陆军部决定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修建新的军事设施洛根兵营(CampLogan)和艾灵顿野战训练基地(EllingtonField),第24团3营被选中作为工地的警戒部队。

作为南部州,德克萨斯历来是白人至上种族主义情绪最高涨的地区。将黑人部队放到这样一个地方,美国那些官老爷们真是闲得慌,非得整出点事。

黑人士兵到了休斯顿,很快就与红脖子们摩擦不断,最终酿成了Houstonriotof1917。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8月27日中午,两个白人警察到黑人社区抓赌,赌徒逃跑。由于追丢了嫌疑人,一名警察将他怀疑窝藏嫌疑人的一名黑人妇女逮捕,并施以毒打和拖行。此时,恰好24团一名士兵阿隆佐.爱德华兹(AronzoEdwards)路过上前询问,于是也遭到警察毒打和逮捕。

不久,24团黑人宪兵下士查尔斯.巴尔的摩前往警察局询问为何逮捕列兵爱德华兹,结果自己也遭到警察的毒打,并在试图逃离时遭到枪击和逮捕。

消息传回兵营,24团黑人士兵立即炸窝了,消息在口口相传中也走了样,传说受到士兵们尊敬的巴尔的摩下士被警察打死,大批黑人士兵群情激愤。

不久,一名白人军官前往警察局带回了受伤的巴尔的摩下士,营长K.S.斯诺少校下令取消了当晚的所有外出许可并加派了岗哨,但是黑人士兵的怒火已经难以遏制。当晚,大约150名黑人士兵在中士维达.亨利带领下,冲破阻拦夺取了弹药,进军休斯敦进行武装大游行。

对于白人来说,这可了得。于是大批白人警察和拿着自家武器的白人出动,几乎立即与游行士兵们发生枪战。混战中5名白人警察和9名白人平民死亡,黑人士兵中有3人被友军误伤,其中2人当场死亡,1人于次日死亡。

这一仗黑人士兵取得大胜,其实这很好理解,黑人士兵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白人警察的手枪和红脖子家里的枪也不是制式步枪的对手,再说他们也只是群乌合之众。

按照美国官方公布的报告,伊利诺伊州国民警卫队上尉约瑟夫.W.马特斯(JosephW.Mattes)身着军服恰巧开车路过,被黑人士兵当成前来镇压的警察误杀。当发现射杀了一名军官后,士气大沮,一些士兵开始溃散,兵变领导人维达.亨利中士决定带全军回营,而自己向兵变士兵告别后独自离开。他的尸体次日被发现,头颅被打碎,肩上有刺刀伤。美方的报告是,他提前与士兵们告别离开,这是准备自杀,经调查,他就是死于自杀。至于他怎么拿步枪往自己肩膀上捅,他怎么把自己的头打碎,那是因为他就是这么自杀的。

兵变过后,兵变士兵迅速被逮捕、审判。由此也创造了美军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军法审判。

军事法庭由纯白人高级军官组成,一名白人军官哈利.S.格利尔少校(Maj.HarryS.Grier)作为黑人士兵的辩护人。这位辩护人是陆军法律学校的教官,但是并没有律师资格证也没有庭审经验。

美国最大军法审判庭审现场

第一批受审的有69人,经过22天审理,有13人被判处绞刑(1名中士,4名下士和8名列兵,包括巴尔的摩下士)。也没有上诉也没有复审,即在当年11月11日清晨被秘密绞死。只有观礼的白人军官和郡警长知道执行时间地点,但是蹲守的《纽约时报》记者还是目睹了黑人士兵被从牢房带出的情景。

除此之外,另有41人被判处终身监禁,4人被判处两年半有期徒刑。

下图是宪兵巴尔的摩下士家族墓地,家族共用一块墓碑。而他仅仅是去警察局询问逮捕黑人士兵的原因。

1918年的第二次审判共有15名黑人士兵受审,5人被判处死刑。第三次审判共有40名黑人士兵受审,其中23人被判有罪,11人被判处死刑,另外12人被判终身监禁。

幸运的是,根据1917年12月29日第167号令,所有军法死刑判决都要经过军法局长审核后方生效,所以第二第三批被判死刑的黑人士兵中,有10人获得了威尔逊总统特赦为终身监禁,剩下6人则被处死。

幸运儿列兵勒罗伊.皮吉特,被威尔逊总统赦免死刑,于1935年出狱。

1917年12月27号,第369步兵团成为美军第一支登船去往欧洲的全部黑人组成的战斗编制部队。之所以成为第一,只是因为在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发生暴力种族事件,该团士兵据说打算为他们军乐队的同事NobleSissle复仇。

在法国战场,第369团接受法军指挥,战场表现英勇,德军给了他们一个“地狱战士"的绰号,而法国将军则称该团是”黑色眼镜蛇“。该团三分之一的战士战死,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给整个团的法国军功十字勋章。但是,他们却缺席了战争结束后的告别游行,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们是黑人,美国远征军的将军们不愿意让巴黎人看到美军的黑人部队。

可怜的第24团,虽然资历很老,但是被美军高层打入另册。之所以没撤销编制和番号,只是因为那个可恶的政治正确法案。

到了二战时期,大批黑人上了战场,美军也组建了许多纯黑人的建制部队,甚至还有美92师、美93师这样的师级黑人部队,就连24团的姊妹团第25团也上了战场,但是美军第24团仍然留在美国晒太阳。

二战胜利后,虽然大量黑人士兵与白人士兵在前线并肩作战,但是在庆祝胜利大游行中,在亚拉巴马州,黑人部队竟被迫列在消防队、童子军、儿童巡逻队的后面接受检阅。

虽然一次次被暴打,但我依然将心向明月

日本投降后,世界各地的美国大兵急吼吼地等待船只回国,这时候,美国军方终于想起了第24团。该团与回国的运兵船反向行动,开赴琉球群岛阿嘉岛接受日军投降。随后,第24团在琉球担任驻日占领任务,并在1947年2月编入第二十五步兵师。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二十四师率先行动,接着,美二十五师也登陆朝鲜半岛。这也是第24团自1916年墨西哥边境治安战后再次参加战斗,可谓是久疏战阵。

美国种族主义盛行,而24团这几十年一直不受待见,永远都是所谓的“次等士兵”。也正因如此,二十四团的黑人官兵们也秉持着一个观点,那就是:既然你们不把我们当人看,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为你们卖命?

火山爆发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1950年7月18日,第24团在釜山登陆。7月20日,第24团投入战斗。火山也开始爆发了。

24团的第一个战斗任务是:扼守醴泉城。

执行任务的第一天,第24团乒乒乓乓打得很激烈,然后,他们就撤出了醴泉城。第24团报告,他们遭遇了绝对优势的北朝鲜军队的攻击,所以不得不撤退。

然而第二天,美军搜索队侦察发现,醴泉城连个人民军的影子都没有,城里燃起的大火是由美军炮兵的炮击引起。

7月31日,战事激烈,美国宪兵驻扎在从前线返回的路上以逮捕逃兵。此时,该团当时唯一一个黑人连长——A连连长吉尔伯特中尉在逃离阵地后接到命令,要求他带着12个人返回前线。遭到拒绝,吉尔伯特随即被逮捕。这就是美军历史上著名的“吉尔伯特案”。

吉尔伯特被捕后,小道消息在黑人士兵中传播。部队中开始流传白人军官对他们领导的黑人部队犯下的暴行的各种传闻。美军的后勤补给此时也处于混乱状态,包括鞋子在内的补给和新替换人员迟迟未到。而根据吉尔伯特给妻子的一封信,他们已经13天没有食物和水了。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空军此时也来凑热闹,误炸了第24团。

吉尔伯特事件使第24步兵团士气低下,第二十五师其他白人部队给24团起了个外号,叫“逃窜”。无论在哪里,24团的臂章都会引来嘲笑。24团也越来越军无斗志。

有一次,3营的士兵从一处高地撤下来时,将15挺机枪、11门迫击炮、4门巴祖卡和102支步枪都丢在了阵地上。

还有一次,该团的一个连进入阵地时共有4名军官和105名士兵,然而在几天后,该连队从阵地上撤离时,散兵坑里竟然只剩下了17人。这其中除了1名军官和17名士兵因伤不得不撤离之外,其余三名军官和71名士兵去向不明。

9月1日凌晨,朝鲜人民军第6师团(原由朝鲜族组成的166师,师团长方虎山)对咸安的美二十五师第24团发动了攻击。在人民军的攻势下美24团第2营溃败,大批士兵丢下武器当了逃兵,甚至出现了当场枪毙逃兵的情景。在溃兵的冲击下,整个24团败下阵来。

据美军自己查明,在8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有逃兵行为的为460人。为了刻意掩盖这种丢脸的事,美军只将其中的60人送上军事法庭,最终有32人被判有罪。

第24团的表现让美二十五师师长基恩少将怒不可遏,9月9日,他向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写道:“我认为24团在战斗中的表现,告诉我们它是不可信任的,无法胜任一个步兵团的职责。如果24团中还有一些人,曾经而且正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努力已被大多数失职行为所抹杀。我的许多军官和士官,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同意这一点。”

透过这冗长的一段话,其实基恩要表达的意思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解散第24团。此事非同小可,你一位师长可以不考虑政治,但人家集团军司令得考虑。不过,很快就发生了仁川登陆,这个事就被搁置了。

在向鸭绿江的进军中,黑人团默默无闻,唯一的话题是人民军的一位同志在聊天时随口来了句”熙川有个黑人团“。因为这句话,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慎于初战的考虑,将攻击时间推迟,结果贻误了战机,让熙川城的南朝鲜伪军逃跑了。

这个时候,第24团的官兵们除了关心补给什么时候到,今天吃什么,他们另一个关心的问题与美国国内的黑人和那些民权人士一样,都在关注吉尔伯特案。

吉尔伯特案辩白说他的连队是在近距离遭遇重机枪射击,而后被迫撤离该阵地,因此让他带队返回该阵地无异于自杀。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吉尔伯特给出了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我没有拒绝服从命令。我试图解释为什么不能执行这一命令。我指挥着十二个人。然后,我认为作为一名军官,我有责任说明为什么执行命令意味着死亡。”

吉尔伯特虽然做了辩解,但他仍被指控不服从命令和懦弱,军事法庭判处他死刑。

在美国,劳工领袖、教会领袖和美国退伍军人团体都参与进来,美国全国黑人委员会在一份赦免他的请愿书上收集了60万人的签名。总统杜鲁门(HarryS.Truman)不得不将判决减为20年的劳役监禁,开除军籍,并没收所有工资和退休金津贴。1952年9月,吉尔伯特因“在战场中行为不端”的刑期被减为17年。最终,吉尔伯特服刑5年后被释放。

第二次战役中,第24团负责占领美二十五师右翼阵地,右接美二师第9团。由于美二师第9团的迅速溃败,很快把24团右翼暴露给了志愿军,而本来就缺乏经验士气低落的24团很快在志愿军侧击下溃不成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美军第九团,曾经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三十八军直插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挡住的主要就是美步兵第二师的退路,当然还有土耳其旅等部队。最后在二十多里长的战线上美二师崩溃。

地处西边的第1营大部都逃了出来,但是,作为威尔逊特遣队一部分在另一个山谷作战的C连则没有那么幸运,由于指挥混乱和通讯故障,他们被遗弃在阵地上。志愿军迅速插入,经过短暂的交火后,一个黑人军官出来了,他手里高举着的不是白旗,而是一张白纸,白纸上画着一个黑人举枪投降的姿势,画旁边是这个连队的人数。这个黑人军官是二十四团C连连长斯坦莱,该连满编148人,投降人数是4名军官,136名士兵,其他的没能等到投降被打死。攻击他们的志愿军部队是三十九军116师347团。

第2营在24团右翼,最先遭遇志愿军攻击,E连和G连位于俯瞰山谷的山脊上,这一天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能坚守在阵地上,然后他们就跑向了美军第9团的防线寻求保护,他们称为是帮助第9团防守。

第3营处于24团的中间,按道理说危险不大。但是,处于混乱中的美军竟然没有通知到他们撤退,结果东边的第2营都超越他们跑掉了,而他们则成了后卫。随后就是遭到志愿军攻击,然后崩溃。攻击他们的是志愿军四十军的部队。

上图为新任美军第二十五师师长布拉德利少将,他检阅的是倒霉蛋第3营。作为原美二师副师长,他对于在强大的志愿军攻击下失败并逃跑不觉得可耻,因为他就是负伤后逃出来的。

C连的投降和第3营被打崩让那些白人媒体抓到了把柄,极力冷嘲热讽,无情抨击,因为这只是又一个黑人无能和所有黑人部队无法在战斗中担负重担的例子。

第二次战役中,整个24团损失了1/5的军官和1/3的士兵。第一次战役后,美骑兵第一师被其他美军编了个“逃亡小调”,美军挺流行这玩意,这一次,第24团也被编了首“逃亡小调”:WhenthemChinesemortarsbeginstothud,theOldDeuce-Fourbegintobug。直译过来意思就是:中国人的迫击炮轰轰叫,四比四团的老爷们撒腿跑。

1951年2月下旬,第24团整补后重返战场。此时,美军发动了全线进攻,志愿军决定西顶东放,然后实施反击。这就是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

美二十五师与美三师、土耳其旅、英二十九旅编在美第一军的编成内,处于战线的最西端,向志愿军第五十军(后加入人民军一军团)发动进攻。美一军的东边是美九军,他们攻击的是志愿军第三十八军。

扩展阅读:三十八军打了场败仗,伤亡一万多人,然而美军至今不愿提起

怕费眼睛的可以点这个链接收听:三十八军打了场败仗,伤亡一万多人,然而美军至今不愿提起

此时,志愿军第二批入朝部队还在集结,美军在这一阶段处于进攻态势,某一段时间第24团给美军指挥官一个似乎尚能作战的感觉。

在上面那篇文章讲到,李奇微战术指挥能力不强,迟迟不敢对志愿军战线的关键节点杨平发动突击。待到最终下决心时,用于突击的骑5团又被用来救援砥平里,而骑7团、骑8团伤亡惨重,无力再战,最终计划取消。

西线的美军在最后一刻已经攻下了350.3高地,打开了沿公路向北突击的更靠西的通道,但是被增调来参加进攻的美二十五师和英二十九旅竟然不敢发挥机械化优势大胆突进,而李奇微似乎也没看到这个可以比杨平更有意义的突击。最后,在一顿飞机轰炸大炮轰击后,李奇微接到了前线给他发来的令他错愕的报告:中国人不见了。

第24团不敢进行深远突击情有可原,可美军那些白人部队呢?那个号称集合了英军拥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团队的精锐英二十九旅呢?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美军自己的反思还可以,指出第24团对于”战争不幸的免疫力丝毫不亚于其他部队。”这么绕口文绉绉的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被志愿军打怕了。

“联合国军”渡过汉江后,这个时候志愿军改坚守防御为运动防御,逐步将敌军放至预定的第五次战役攻击发起线。照道理说这对于进攻方来说比较舒服,因为守方就没打算坚决防守。然而,对于第24团来说,他们却倒霉地碰上了想坚决防守的志愿军。

之前的二次战役,第24团遇到的是被东野评为最强的二纵五师,向116师投降一点儿不丢人。之后打垮第3营的是东野三纵,那是赫赫有名的旋风部队,与中共军的主力部队交战后被打败也一点儿不丢人。但是,这次他们竟然被共军最弱的一支部队打得落花流水。

志愿军的这支部队番号是第二十六军262团。第二十六军是华野八纵,在三野中属于第二梯队。解放后,三野的小弟第30军撤销番号准备集体转业,此时朝鲜战争爆发,为了加强第九兵团,30军的三个师分别加强给了第二十军、第二十七军、第二十六军。加强给二十六军的是第88师,作为一支较晚成立的部队,之前主要承担的是游击作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也没捞到什么大仗打。

美军也是有情报的,知道九兵团的20军和27军是三野的两位老大,长津湖战役把陆战一师和美七师都给打了。26军由于距离较远,接令出击时虽然紧赶慢赶,但是没能跑过美军的汽车轮子。所以李奇微对26军并没啥感觉。现在,又是来自这个新部队88师的262团,那就更没啥可怕了。

4月11日,第二十五师师长布拉德利少将把攻取汉滩川北岸志愿军阵地的任务交给了第24团,接替了之前的第35团。支援炮兵为第159野战炮兵营(105毫米榴弹炮),第176装甲野战炮兵营(105毫米自行火炮)和第64野战炮兵营(105毫米自行火炮)。

巧的是,第二十六军军长张仁初这时觉得应该顶一顶,不能让美军进展太快,于是下令让262团打一打。这就是著名的种子山战斗。

种子山山高林密,262团虽然解放战争时没打过什么正规战,但游击战内行。部队分成战斗小组,每个小组由干部带领几名战士,带上一挺机枪,再配上一名枪法好的。然后就碰到了霉运连连的第24团。

4月11日凌晨,美24团开始行动。布里特上校也挺聪明,故意没有实行炮火准备,因为黑人黑黢黢的皮肤跟夜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好的天然伪装。然而行动一开始就不顺利,A连和B连还没爬上岸,两个美国兵就被激流冲走。美军可没那么高的思想觉悟,立马大声呼救。

这一下,美军的偷袭很容易就被志愿军发现了。然后一顿机枪小炮手榴弹招呼,河水被染红。跟在后面的那个重建的C连连长涉水走到一半,感觉有点不对劲,回头一看,河中就他一个人......

24团1营虽然过了河,但是被死死的压在山下。

美军也在学习,也开始学一点两面战术。在1营渡河点的西面,倒霉蛋3营穿过土耳其旅的防区徒涉过河。与1营一样,也是有两名士兵被水冲走,然后就惊动了志愿军。

3营攻击的目标是463高地,主要目的是切断463高地与种子山之间的联系。天刚亮,K连攻上了463高地和种子山之间的山脊线,眼看分割目标就要达成,胜利在望。美军战史这时话锋一转,写道:“局势马上失控了。”

上午9点,K连的士兵突然看到,一名中国兵跳出战壕,吹响了东方人的喇叭,然后一面军旗竖起,中国人跟在军旗后发起了凶猛的反击。

美军战史其实做了修饰,根据战后的亲历者日记,反击时间是在7:45分,也就是K连刚刚爬上山脊还来不及喘口气的时候。

K连垮了,顺带冲垮了后面的L连,两个连一起逃跑。让后面准备救援的I连惊诧的是,这两个连的黑人同胞竟然不向自己兄弟方面跑,却一头扎进了土耳其人的怀抱。

第3营最终回到汉滩川南岸时,清点人数,有240人失踪。

12日,布拉德利少将下令再次进攻。这一次下的可是严令,美军工兵也搭建了一座可以通行坦克的浮桥,第89坦克营B连和第21自动武器营D连开到北岸,给24团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

战至中午,A连冲到距离山顶50米的地方。代理连长、炮兵观察员弗雷亚斯中尉写道:“一个中国兵就把1排牢牢压制住了,机枪组也遭到另一个方向的手榴弹攻击,可我们找不到攻击的中国人。当1排分出部队准备迂回去抓捕这个中国人时,另一侧又投来了手榴弹。当我寻找被射杀的无线电报务员时,一张中国人的脸突然出现在上方的岩石上,他对着我连扔四颗手榴弹。我被送往救护站前任命马歇尔军士长为代理连长。”

接着,B连超越A连继续发动进攻,被打残的A连编为B连的5排。炮兵观察员福特中尉第一个中枪,随后,B连的士兵一个接一个被一名志愿军神枪手击中。当美军的一名巴祖卡射手试图搜索这个中国兵时,让B连的黑人士兵难以忘怀的一幕发生了——一发迫击炮准确地命中了他,眼睁睁看着黑人兄弟掉下几十米深的悬崖。B连的士气垮了。

布里特上校适时地投入了预备队2营。美军战史写道:坦克和两个营的步兵把642高地(即种子山)团团围住,但能做到的仅仅是包围。

倒霉蛋3营这一天还是负责进攻463高地,但是不论白人军官怎么喊叫,黑人士兵就是不往前去。没办法,美军只能使出了惯用的一套——大炮轰。轰到下午三点,3营的士兵终于决定前进了。

19时30分,3营营长穆切特中校向团长报告,他的两名士兵已经登上了463高地的山顶,但中国人仍然占领了这座山的北坡。因此,如果中国人发动反击,他将无法守住陡峭的南坡。

都说中国人说话喜欢委婉地表达意思,可你看美国人也会。布里特当即下令,你带着3营撤回南岸吧。

布拉德利十分钟后打来电话,咆哮道::“你的3营,明天继续渡河。打不下来,那就永远一直渡河!”布拉德利还是低估了3营,炮兵观察员克莱奇中尉回忆:“16时45分,3营从463高地被中国人打了下来,我引导炮兵进行了掩护。”

明明三个小时前就败了,竟敢在三个小时后撒谎说占领了中国人的阵地。败可以,可也不该撒谎啊!

20:50分,24团团长请求把第1、第2营也撤回南岸。此时的A连,只有B连派来的一位代理军官,B连还有两名军官,C连只剩一名军官。

13日,一通狂轰乱炸后,第24团终于登上了463高地和种子山。黑人士兵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人不见了。黑人士兵在欢呼,布拉德利则黯然叫苦。

此后的战斗,第24团继续向北推进,遇到志愿军防守的山头,第一天可以出工不出力,第二天保准能登上山头,同样看不到中国人。

然后,中国人发动了大反击,这就是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第24团遇到了志愿军第十二军,又被暴打一顿。不过这次损失不大,只损失了193人。黑人士兵会说,遇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中野六纵,何况里面还有大名鼎鼎的769团,输了也不丢人。

然而,美军的高官们是忍无可忍了。

惨被撤销番号

1951年8月6日,第24团最后一任指挥官托马斯·吉利斯上校上任。师长警告他说,第24团是整个第八集团军中最弱的。

到了部队后,他很快就证明上级弄错了。他在视察后得出结论,领导能力是问题所在,于是着手解除了一些军官的职务。他的努力在9月15日得到了回报,那一天第2营的F连进行了英勇的刺刀和手榴弹攻击。

这是美军第二十四团最后一次战斗。不过,关于这次战斗,没有得到美国军方的承认,美军战史没有记录,只有吉利斯团长和24团的一些退伍军人时不常还纪念一下。

9月22日,该团接到正式通知:10月1日,第14步兵团将接防该团,第二十四团不再作为一个单位存在。

当时,有人曾考虑将第24团作为一个各族群混合部队留在南朝鲜。在这种情况下,它只需要和全部是白人的第34步兵团交换人员即可,第34步兵团当时正在日本训练。

但是,最终美军高层否决了这一计划,因为这样将违反1866年国会法案。该法案将第24团定义为全部由黑人组成的部队。因此,虽然其他的全部由黑人组成的建制部队,如第9团3营和第64坦克营仍然存在,仅仅只需要将一些士兵与其他部队的白人士兵进行交换即可。只有美军第二十四步兵团因其特殊的法律地位而不复存在。

美国国防部把第二十四团的撤编看成了一次成功,不无得意地写道:

“这支部队被解散了,这消除了军队中的种族隔离政策。黑人士兵可以在所有的战斗部队中服役并且参与主要的军事行动,其中包括了美军向中国边境前进的军事行动。”

1996年美国陆军发布了一份官方报告,里面写道:

“第24步兵团发生的事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发的,一个强势的敌人,陈旧的装备,各级经验不足,各级领导能力低下,关键人员伤亡和一些单位缺乏联系和凝聚力都发挥了作用。第24团的官兵并不缺乏勇气。“

1957年,最后一支纯黑人的美军第25团撤编。

如今,美军第24团还存在,还参加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三分快3不亏本金的倍投方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